无锡中旅圆黄埔抗战老兵钱鉴民台湾之梦
更新:2015-05-30 作者:屠惠刚 邓思佳等 新闻来源:联合报、江南晚报、铁血网
钱鉴民年轻时加入国民党,军校毕业后参与对日抗战,还曾参加支印军到印度作战。对日抗战胜利后,在一次运送物资任务结束回程途中遭到攻击,车窗玻璃遭枪击全碎,他身负重伤,双眼也失明。
受伤前他原本是军中极力栽培的年轻军官,却从此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受伤那年他才24岁,幸运捡回一命后回无锡老家休养,后来发生国共内战,国民党撤退来台,姐姐一家人随当时担任军官的姐夫搭船到台湾,他失明不便同行,从此和姐姐一家人相隔海峡两岸。
直到1987年,他才和姐姐辗转联络上,他的姐姐过世前,曾多次到大陆探望他,但来台湾一直是他的心愿。
钱鉴民女儿转述,老父亲多年来不停念说「想去台湾看看」,虽然可以参加旅行团,但失明的老人无法跟着团体行动,这个心愿迟迟无法实现。去年8月无锡成为自由行试点城市,当地旅行社无锡中旅得知老人家的心愿,协助办证安排行程,还派一名领队随行,让钱鉴民终于有机会来台湾。
钱鉴民和女儿、孙子来台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到姐姐的坟前上香,并和几十年未见的老同学叙旧。
他开心的笑说,可以来台湾,真的很好,搭飞机的感觉就像年轻时搭着战斗机作战般,让他印象深刻。他的女儿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父亲能在这一年来到台湾,似乎更具意义。
上图为钱老在台湾机场及与台湾黄埔老同学游杰士先生畅聊
钱老1922年9月出生于无锡。1937年日军飞机轰炸无锡,钱老随姐姐姐夫一家逃难到了重庆。钱老的姐夫当时在军内任职。在姐夫的推荐下,钱老考入重庆陆军机械化学校,编入战车兵科第3期。1943年春天毕业后,分到中国驻印军战车3营。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首先占领缅甸塔奈河以东地区,然后翻越野人山,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抢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打通滇缅公路。
中国方面担任作战任务的是郑洞国的新1军,下辖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兵力超过3万人。与中国军队对阵的是日军第18师团,下辖第114、55、56联队,共有兵力3.2万人。
日军第18师团是日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参加过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在新加坡对英作战中,日军第18师团曾迫使8万多英军缴械投降,获“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该部队骄横得很。
战车1营、2营先后参加了战斗。钱鉴民所在的3营在瓦鲁班附近训练待命。
当时,战车3营有6个连,每个连有150多人,17辆大、小坦克,小坦克上有4人,大的5人。坦克行驶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0公里。
虽然没有接到作战命令,但他们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每次训练,长官们都要求他们带足弹药,遇到鬼子就干一场。
钱老所在的那个连,连长叫孙鸣月,二十七八岁,身高1米7左右,很精明。他原来是戴安澜部队里的一个班长,因熟悉机械,被推荐到战车营。在战车营表现出色,很快提为连长。
1944年2月底,经过几个月的顽强战斗,日军节节败退。中国驻印军各部队攻占瓦鲁班,完成对日军的包围。3月4日,新22师攻克孟关,日军被包围在瓦鲁班周围的狭小地段。
缅甸属热带,年平均气温27度。瓦鲁班地区最高气温逾40度。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20度以上。到3月份,天气就很热了。
钱老说:“中午,把生鸡蛋放到坦克上,可以烤熟。因为天气太热,中午时分无法训练。每天训练时间安排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
钱老说,3月8日下午,孙连长带全连17辆坦克到野外训练,那天他们开出驻地很远。忽然,发现公路边有很多茅草房,有日军进进出出。
孙连长立即下命令:“消灭这伙日军!”
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和日军面对面干过,战友们都憋着一股劲。17辆坦克迅速散开,一踩油门,横冲直闯,呼啸而上。战车上枪弹齐发,犹如泰山压顶。
骤然而至的袭击,一下子把这伙日军打蒙了。有几个日军反应快,躲在树丛下还击,坦克手们一顿机关枪,立即把他们打成马窝蜂;有几个日军藏在大树后面扔手榴弹,一发穿甲弹过去,立刻让他们都趴下……
战车把那些房子全部推倒,在上面反复碾压。战斗很快结束,场地上,一具具日军尸体,横七竖八。枪支、弹药等散了一地。
战斗结束,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这次战斗缴获了日军军旗和大印。
日军军旗为天皇亲授。按日本陆军部的规定,军旗在、编制在;军旗丢、编制裁。军旗在日军军队中非常重要。平时,他们不但要挑联队中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旗手,还专门设一个军旗护卫中队来保护它。
日军战斗条令规定,当判断战局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时,必须烧毁军旗。所以不管遭遇怎样的败仗,日军都有烧掉军旗的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部队都想缴获日本军旗,但都未如愿。
这次战斗,孙连长立了大功。
钱老笑着说:“开火前根本不知道那里是日军十八师团指挥部。后来,史迪威将军知道后,给孙连长送了一辆吉普车。”
钱鉴民:一个盲眼老兵的无悔抉择
“钱爷爷,这是送给您的礼物,是一架飞机模型。”志愿者说出“飞机模型”四个字,钱鉴民老人突然微颤了起来,双臂紧紧地抱住了装着礼物的盒子,用蜷曲的手指来来回回地抚摸着。“哈哈”,这个大部分时间都是淡定自若的老人收到礼物后突然爆发了一声短促却有力道的笑声。1945年,他的双眼被炸伤,从此失明。已经在黑暗中度过了70年的老人,想来他的全部世界应当还是那一年的枪林弹雨。
94岁的钱鉴民是地地道道的无锡人。1922年,他出生在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1937年无锡沦陷,被迫逃难的他一路上看见了太多的日军暴行,于是立志要去前线报国仇家恨。1940年高中毕业后,老人考入了陆军机械化学校,成为了徐庭瑶(1949年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的得意门生。“他让我毕业以后留在学校任教,找我谈了四次话,”老人回忆起当年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选择时,依旧淡定无悔,“我是坚决反对的,我跟老师说,我考军校就是为了上战场,我要去最需我的地方。”
1943年,钱老加入驻印军战车营三营,参与三营的组织和编练。1944年,缅北反攻,老人主动申请随战车营一营进入前线,当时在一营负责训练新兵。回忆起当年的“威风史”,老人便坐不住了,“1944年3月8日,我们消灭了日军18师团的司令部,还缴获了他们一面军旗。”老人如同孩子一般兴奋起来。老人说,当年他们接到的是一个演练任务,所以就带着一大班的新兵打得很放松,加上当时的武器装备都充足,当天晚上就把目标围住了。当时天黑得看不真切,到了第二天早上天擦亮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消灭的目标就是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18师团。
后来,中国远征军取得缅甸战场胜利,钱鉴民便调任了西南公路军营指挥部上尉参谋。英语功底相当不错的老人当时作为中方代表,接受美军遗留在西南各省的运输物资。1945年的一天,老人在接收物资的途中,在贵州碰到了劫匪打劫运送难民的车辆,打头阵的老人看不过去,为了营救难民,不幸被劫匪的冷枪射穿下颚,牙齿和牙床全部被炸掉,眼睛被汽车碎片刺穿,从此双目失明。
据了解,钱鉴民老人因为不能安装假牙,所以70年来一直都是流质饮食。今年4月下旬,老人曾在女儿、孙子的陪同下去台湾为姐姐的坟上香,当时台湾媒体也采访了老人,并报道了《95岁盲眼黄埔老兵来台为姐上香》。
“你后悔吗?如果当时没有冲在最前面可能不至于双目失明吧?”不少志愿者听完老人的故事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任务比天大,我不去执行总要有人去执行的”,70年的艰辛与漂泊,眼前的这个盲眼老人并没有表达出任何的后悔。“救国是我的选择,我不后悔。失明是命里注定的,我没得选!”短短一句话便是钱鉴民老人对于自己一生的全部总结。